2009年年初,即使春寒依然料峭,但当港中旅集团组织的“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首发团抵达基隆港时,热闹的场面着实烘出了一份热情。据悉安利此次 1.2万人包乘豪华邮轮赴台旅游,分为9个批次,每航次历时6天7夜,分别停靠基隆、花莲、台中等港口。台湾业内为此振奋,因为如此庞大的MIcE团保守估计可为台湾岛内创造6.2亿元商机。国内的旅行社同样唏嘘不已,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商务会奖团,对于中国的旅游业来说也实属罕见。
几百人会奖团去南非、夏威夷、几千人去泰国、澳大利亚、韩国等,蓬勃发展的商务会奖业务,使旅行社纷纷成立MIcE部门;而旅游目的地推广机构,像泰国成立了泰国会议展览局、香港旅游发展局成立“香港会议及展览拓展部”等,可见未来的行业发展走势。
对于我国的MIcE市场来说,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的压力的确很大,不论是去年媒体舆论上的压力,还是持续的国际经济低迷带来的伤害。业内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在进一步探寻商务会奖旅游市场的走向。很多的声音在问:在政府商务考察的市场规模降低后,这个市场中还有多少蛋糕可以瓜分。而当我们回头重新来研读“商务考察旅游”的定义后发现,在某些时间内,我们仅仅把目标放在了这个市场奶油最多的那一块上,而对其他包含在内的种种却忽视已久。
对于商务考察旅游的定义,还是比较喜欢《香港大词典》中的界定,“工商企业及其他行业为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以及搞好与有关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公共关系而组织的免费旅游”。根据这个定义,旅行社同业能够更好的开辟一下市场的宽度。当政府在经济和舆论的压力下,逐渐的削减2004年的低于 2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互联网方式(包括旅游代理商网上直销和在线旅游代理商)进行购买。不过这一趋势在2005年第一次得到扭转:选择传统代理商的比例在这一年有了少量上升。这样,在经历了1995—2004长达10年的艰难困苦以后,美国传统代理商,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代理商终于完成了一次胜利归来。
以人为本
当然,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成功的中小代理商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而是适应市场的变化,转变商务模式,强化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
旅行“怀疑客”渐成旅游客户群主体
由于可获得信息的纷繁芜杂,反而使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就像阅读一本过于复杂冗长的菜单而难以点菜一样。在线旅客越成熟,越会对单一的互联网渠道表示怀疑,这是“怀疑客”所占份额在美国在线旅游市场上增加的原因。调查显示过去三年中消费者在进行旅行计划时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升反降:虽然约 20%的消费者表示今年比去年更多的利用了互联网来安排旅行,但表示今年对互联网的使用不如去年的消费者几乎占到了受访者的25%。
美国旅游代理商的客户关系与产品的专业化服务
中小代理商需要在客户关系与产品两个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在与旅游产品供应商和大型在线代理商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锐思认为:唯一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而这一点不论是旅游供应商还是在线旅游代理商都不能做到。在产品方面,中小代理商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尝试从产品类型、目的地和主题三个方面寻找和发展自己的利基市场,真正成为旅游产品的专家。
在美国代理业的持续努力之下,公众开始逐渐认识到,与理财、法律、医学等其他服务业一样,旅游也可以成为一个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
在家工作
今天,在谈论美国中小代理商重新兴起这一命题中,在家工作的旅游代理商(home-based travel Agent)绝对是另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现象。锐思旅游研究认为,如果以人为本和专业化经营保证了中小代理商可以取得稳定收入的话,在家工作则帮助中小代理商有效地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成本,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中去。
在家工作的旅游代理商群体壮大
在家工作的代理商通常被定义为不在代理商办公地点,而是从自己家里提供旅游咨询和预订服务的代理商。从法律上,这一群体是美国日渐庞大的独立就业者(Independentcontractor)的一部分。根据travel Weekly今年3月的一次调查,全美在家工作旅游代理商的数目大约在20,000左右,约占代理人总数的10%,并且每年仍以10-15%的速度的快速增长。